招利伯廟 - 慈雲閣歷史 (節錄) (轉載)

轉載自"搜狐財經"網站

慈雲山位於九龍獅子山麓,曾經一片荒涼。後來,香港政府在這裏開發住宅區,人口漸漸多了起來。慈雲山下有一座招利伯廟,是一位揭陽籍商人用揭陽漁湖的材料建成的,因此備受潮汕人尊崇,香火日盛。

招利伯本姓張,南宋人,祖籍燕京。金兵入侵南宋後,招利伯在家鄉抗擊金兵,失敗後南下避亂,在揭陽漁湖授徒講學,賑災濟貧,廣辦善事,被漁湖人民稱為“善長”。金兵繼續南侵,招利伯感慨國土淪喪,痛心宋祚危亡,願以身代眾生解兵燹之劫,投榕江而亡。

招利伯的廟宇原先設在新界青山,以後遷至觀塘,再被移至九龍灣,1967年遷到慈雲山下,並在益豐制衣廠旁建造了三間鐵皮小屋,供奉招利伯、天地父母和三清老君。林世鏗的益豐制衣廠與招利伯廟一前一後落戶慈雲山下,比鄰而建,招利伯廟遇到任何困難,林世鏗都會挺身而出,竭力承擔。

1968年,在林世鏗的提議下,招利伯廟更名慈雲閣,並由林世鏗出資,在慈雲山上圈地建設。1969年,香港民政處征地興建慈雲山警署,益豐制衣廠和招利伯廟都得搬遷,林世鏗再次提議慈雲閣建在山上,並承諾提供資金。慈雲閣理事會見林世鏗如此熱情執著,一致推選他為慈雲閣總理。林世鏗與葉慶忠、連增傑等好友商量,一定要把慈雲閣辦成仁愛堂、東華三院那樣的機構,慈善為本,濟貧救災。

1970年,慈雲閣正式動工,最先興建的是招利祠和清虛天宮。林世鏗一邊策劃招利祠的建設,一邊收集整理招利伯的事蹟,並用大理石鐫刻了張招利的生平傳略,稱讚其“為生安貧樂命,暇則勉人為善”,饑荒之歲“力倡舉辦賑濟,以身作則,收屍拾骨,樂善不疲”的精神。理事會決定把這個不牟利、不搞募捐活動的慈善機構正式定名為德教慈雲閣,並推選林世鏗為會長。

1973年,林世鏗的母親不幸去世,由於種種原因,林世鏗沒有回家奔喪,而是在慈雲閣舉行悼念儀式。由此,林世鏗想到,香港雖有公墓和寄放骨灰的地方,但那裏收費較高,並且不能滿足一些同胞祭拜做法事的習慣。為使下層居民特別是潮汕同胞生有所孝,死有所居,林世鏗在慈雲閣捐資修建思親堂,以後又建了愛親堂、孝德堂、孝思堂,供人們供奉靈位。

慈雲閣內,有一碑記:“本董事局永遠主席林世鏗先生遵從令堂余太夫人樂善好施之遺訓,率同仁重建慈雲閣並創立贈醫施藥診所,分文不取。”林世鏗1970年起就自己掏錢,以慈雲閣名義向貧困家庭贈醫送藥。1973年母親去世後,更增強了他創辦診所的決心。

初創的診所面積不大,由於求醫者日益增多,很快擴大了規模。那時,慈雲閣收入甚微,贈醫贈藥的費用大都由林世鏗獨自承擔,據測算,以每天70人計,每月開支20余萬,一年就是兩三百萬。1978年,改擴建的診所竣工,慈雲閣董事局刻碑紀念,稱讚林世鏗“斥钜金數逾港幣佰萬建所址,親自策劃,務使診所長為病家保姆,其胸懷之豁達,樂善不疲,古之長者殆猶是焉”。

林世鏗不但在慈雲閣揚善施德,還把善事做到東華三院、港九德恩善堂和仁愛堂,支持這些機構的社會福利事業,並因此當選為東華三院董事局主席、港九德恩善堂永遠會長、仁愛堂董事局主席、慈雲山街坊福利會會長,受到香港民政司、民政署的嘉獎。

1985年2月,經香港政府註冊批准,慈雲閣有限公司正式成立,林世鏗當選董事局永遠主席。

慈雲閣創辦以來,每遇災害發生,總要派員到現場瞭解情況,及時救濟。1972年6月,官塘秀茂坪發生山泥傾瀉事件,100餘人罹難,慈雲閣一面聘請法師舉行法事,一面賑發大米和棉被,救助無家可歸的民眾。1974年香港馬仔坑火災,慈雲閣立即贈送衣服、棉被和現金給災民。在慈雲的歷史上,每年用於賑災濟貧的大米上萬斤,棉被近2000床。

80年代初,慈雲閣開始分發利市錢給老人,起初每年分發三四千人,每人每次10元。以後老人數量增加到七八千人,利市錢也增加到50元、100元。1996年,林世鏗專門召開敬老大會,連續三天贊助敬老齋宴300余席。敬老大會上,他給每位65至80歲的老人發利市錢500元,給80歲以上的老人發利市錢1000元,給95歲以上的老人發利市錢1000元和一面一兩重的足金金牌。

慈雲閣初創時期,經濟緊缺,林世鏗每年都要拿出上百萬元捐給慈雲閣,再由慈雲閣把這些錢用於救助各種災害的受害者。80年代中期以後,慈雲閣的收入逐漸增加,林世鏗才不需要每年拿出那麼多錢來。據介紹,慈雲閣是一個不牟利機構,經濟來源主要靠各“堂祠”管理神位的資金收入,每年用於救災濟困、贈醫施藥的款項高達數千萬元。

留言

  1. 你呢個網站真係勾起左我好多童年時的回憶..
    多謝你!

    回覆刪除

發佈留言